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历史 > 竹山历史小考

竹山历史小考

关键词:竹山历史小考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本地历史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
  • 感谢 chenglei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3070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最近翻阅了两种版本的《竹山县志》,又查阅了某些古籍,两相对照,互为校勘,存真去伪,对于竹山的历史情况有了一些粗浅了解。县志的记载,有的印证了民间的传说,有的与传统习惯说法不同,有的与正史略有出入,有的与府志稍有悖谬。尽管如此,对于帮助我们认识竹山的过去,早日将竹山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山区,却大有裨益。因此,我们把从故纸堆里拣来的东西,掸掉灰尖,呈献在读者面前。

纂 志

  竹山最早的一部县志,写成于清代雍正年间(1723年—1735年)。作者是当时知县史求忠,他说:“志乘原本旧章,又旁采众说,裁为一代之书,而竹独无之。余寄居斯土,亦既有年,每一念及,代为心恧。于是远征文献,近询故旧,复出于经史百家,博嵇而约取之,以错综其旨而成一书。”竹山的第一部县志就是这样产生的。由于没有旧志可供参考,一切都从头做起,难免有不足之处,正象当时有人批评这部县志“规模草创,缺略不全”。可惜的是,这部县志在清代就散失了,没有流传下来。
  时间推进到乾隆十六年(1746年),知县常青岳主持修纂了第二部县志。他以史求忠的残本为依据,结合当时的情况,“广搜博采”,又召集县内“诸绅士相与嵇考”编纂而成。当时人说这部县志“其条分缕析,繁简得宜”。乾隆三十年(1765年)尹一升任竹山儒学教谕,将其修改润色,使之更为完善。
  嘉庆九年(1804年)范拼谷来竹山视事,经过几年的努力,在常志的基础上,纂修县志成帙。这第三部县志质量较好,以至博得翰林院侍讲茹芬的赏识,为其作序推荐。
  又过了五十多年,咸丰九年(1859年)周士桢任竹山知县,得知过去县志“版已荡然无存”,“即慨然以重修自任”,于是邀请“城乡绅耆数十辈,分任采访,互为校订”,着手编写新的县志,经过六七年的努力,于同治四年(1865年)写成。“凡增入新志,皆取于学士之赠言,国人之公论”,做到了“旁搜远绍各以类附,考核欲其详明,文辞归于古朴,记事者必提其要,纂言者必钧其元。”
  这以后,清政府日益腐败,内外交困,江河日下,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,大约也就没有心思和力量来组织编写地方志了。周志也就成了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最近的—部县志了。

沿 革

  竹出县地处鄂西北边陲,“联络州陕,控引江汉,据郧襄上游,为全楚藩屏。”西周时期,诸侯国比比皆是,竹山属古庸国,公元前十二世纪,庸国随同周武王伐纣灭商。
  历史在跳跃式地前进。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,古文献上没有关于庸国的记载。直到春秋后期;我们才能在孔子编的《春秋》上看到古庸国的消息: “鲁文公十六年(公元前611年)楚灭庸”。《左传》注解这一句话说,晋文公十六年,楚国派大将卢戢黎率领士兵三午,攻打庸国,庸国不堪一击,被楚国所灭。从此古庸国不复存在,它成了楚国的属地。
  楚怀王十七年(公元前312年),秦国派兵与楚国军队战于丹阳(今河南丹江北岸),楚军大败,秦杀死楚国士兵八万多人,占领汉中一带,于是古庸国的地盘又属秦国管辖了,公元前304年(楚怀王25年),秦国为统一中国,采用“远交近攻”的策略,主动将这一带地方还给楚国。谁知到了楚顷襄王十九年(公元前280年)秦楚双方又动干戈,楚军败北,楚顷襄王将上庸汉北一带,再次割让给秦国。(以上均见《史记·楚世家》);
 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,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,为了加强统治,确立郡县制,把全国划分为卅六郡,在此置上庸县,属汉中郡;
  西汉初年承袭秦制,上庸仍属汉中郡。汉武帝时在全国设置十三州,上庸属益州汉中郡。东汉末年,上庸升格为郡,下辖北巫,安乐、武陵、安富、微阳五县,仍属益州节制;
  三国时,仍设上庸郡,属魏国的荆州管辖;
  两晋承魏制,设上庸郡,属荆州管;
  南北朝时,上庸郡太守管辖七县,除原来五县外,又增加了上庸县和吉阳县,不久将上庸县改为安城县,西魏时又改为竹山县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竹山县是古时上庸县的来历;
  到了隋朝,把竹山县分为上庸,竹山两县,加上光迁、永清两县,隶属于房陵郡、郡治在房州(今房县);
  唐太宗时,将全国划分为十道,竹山县属江南道房陵郡;
  到了宋代,房陵郡升格为保康军节度省,竹山县归其管辖;
  元代,竹山县属奉元路襄阳府管辖;
  明初,承袭元制,成化十二年(1476年)设立郧阳府,竹山县归其所统。同年,又将竹山西部另置一县,即竹溪县;
  清代,因袭明制,道光二年(1822年)将竹山、竹溪、房县三县之南乡另置一县(似有误,今照录)。即今陕西省白河县;
  民国以来承袭清制,没有变动。

县 名

  竹山县名的来历,说法有二。—种说法是北朝西魏大将侯景,投降南朝的梁,不久又领兵反梁,攻陷台城(今江苏省南京市郊),梁武帝在台城饿死,侯景又归附西魏,公元552年被杀,史称“侯景之乱”。此事发生以后,西魏进行整顿,对与南朝搭界的蜀楚—带加强统治,将上庸县改为安城县,反映出西魏统治者要保卫领土安全之意。后来南北朝对峙局面日趋和缓,西魏又将安城县改为竹山县。唐朝李吉甫在《元和郡县志》中说:“县邑之北百里,有黄竹山。昔时山多竹,其色皆黄,故西魏命邑名曰竹山。”
  另一种说法是城西五里有一山,名为筑山。相传汉昭帝(公元前86年——前81年)曾派将屯兵筑口,即是此地。此山四周,各有—眼泉水,一年四季泉水不断,此水清冽,烹茶酿酒,别具风味。数百年后,泉水干涸,筑山之名亦渐渐被人们淡忘,“竹” “筑”两字谐音,于是,筑山就被称为“竹山”了。民间传说此山有两根水桶一般粗的百年老竹,因此,改“筑山”为“竹山”的说法似乎就更有道理。但是,目前我们能够看到的资料,却没有这方面的记载。
  这两种说法哪一种对?李吉甫的《元和郡县志》,是我国古代一部内容较充实、成书较早的地理著作,这部书将唐代十道所属的府、州、县的历史、疆界、山川等等都作了详细记载,千余年来,全国以至州、府、县、村镇的地方志,都按照它的体例、规格来编写,是公认的权威著作。这样看来,我们似乎应该认为李著中对竹山名称来由的解释是正确的。但是,我们见到的县志中没有黄竹山的记载,目前北乡一带人民中也没有关于黄竹山这个小地名的说法,同时李吉甫是唐代著名学者,身居长安(今陕西西安),以当时的交通工具和科学水平而论,他没有可能在全国各地进行实地调查,对所掌握的材料一一核实。因此,不能排除以讹传讹的可能。至于“竹山”即“筑山”一说,民间至今仍认定城西五里确有竹山。可惜的是史书上没有这方面的记载,所以只好认为此说似是而非。
  由于资料的匮乏,目前,我们还无法有把握地肯定这两种说法,究竟哪一种是正确的,只好存疑,把这两种说法交一并介绍给读者,请自行判断。同时也希望对此有兴趣者进一步研究,以期得出正确的结论。
  至于竹山的疆域,历代均有变迁,限于资料,我们无法对这些变动作具体的说明。这里我们只能根据县志的记载,介绍清代竹d1县的范围。县城东六十里抵界山,与房县接壤;南四百八十里抵界岭,与四川夔府大宁县官山相交,西一百廿里抵草鞋垭,与竹溪县县河铺为界,北一百八十里,与陕西白河县顺水寺界,又一百四十里抵左吉关,与郧县简池为界。东西广一百八十里,南北袤六百六十里。当时县城至郧阳府陆路三百六十里,水路五百廿里,至省城陆路一千五百六十里,水路二千三百廿里。这样看来,现在竹山县的范围,大体上是清代同治年间(1862年——1874年)确定下来的。

县 治

  竹山县城最早建于何时,已不可考。目前的县城是明代成化三年(1467年)由知县杨春主持修建的。当时是土城,范围不大,绕城二周,只有一千八百步(约三里),城高—丈二尺。成化十四年(1478年)进行扩建,城周达三千步(约五里),随后又有小的修建。明末李自成、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鄂西北活动,崇祯七年(1632年)知县毛一骏谎报军情,把县城夷为平地后逃走。
  清初,县城没有修复,“履任者犹驻郡城,或栖乡寨”。嘉庆二年(1797年)开始县城复修工程,“砌砖成门,叠石成墙”,数年后竣工,城高一丈七尺五寸,城四周七百廿五丈,城垛八百廿五个,较旧城大而高,大体上奠定了解放前旧城的规模。
  县署设置的主要官员。知县是主管一县的最高长官,手下有钱谷、承差、稿案、经承等官吏,分别办理各种行政事务,教谕是一县的学官,主管文庙祭祀,教育所属生员,训导是协助教谕教育所属生员的学官,巡检是一县的武官,掌管军队,以镇压人民的反抗为专职,典史为知县下掌管缉捕监狱的属官,如无知县则典史兼领知县的职责。知县年俸最高,据县志记载,同治四年(1865年)知县的年俸是白银四十五两。这笔钱究竟有多大的价值,生活在今天的读者,大都不甚了然,我们只好用物价来比较说明。当时白银一两值一千钱,稻谷一石值五、六百钱,白银一两可购买稻谷近两石。马夫的年俸最低,每年只有六两白银,叫工食钱。
  竹山县古时有多少人口?清代以前没有准确数字,清代以后实行“摊丁入亩”的赋税制度,各地每年要将人口数报户部备案,以便征收地丁银。为了说明竹山县人口增长的情况,我们挑选三年上报人口数,排列如下:
  年         代   人口数     备       注
  乾隆卅七年(1772年)   171783人   包括流民(下同)
  嘉庆九年(1804年)   184218人 
  咸丰八年(1858年)   302107人 

山 川

  竹山境内,山岭起伏,河川纵横,正如古书上所说“竹邑万山盘亘,水流交错”,虽无名山大川,然也各有其名。限于篇幅,我们只能择其荤荤大端者予以简略介绍。
  霍山,县城东四里,又名莲峰,上有白莲池,有泉水三眼注入其中。据说白莲池深不可测,投以石块,则砰然有声,堕物其中,日久从将军滩流出;
  鸡公岭,城东南八里,前仰后俯,如鸡形;
  梯子岩,城南卅里,中有黑石一大块,光莹如镜,可以照人须眉;
  鱼氅山,城南一百四十里,又名鱼鼍峡,一山兀起,万仞璧立,山下有石洞,夏日清朗,常有鱼从洞中涌出;
  白马山,城西南卅里,其状宛如奔驰之骏马,相传三国时蜀国大将孟达降魏,曾登此山;
  佛爷匾,城西五里,旁有一洞,内有佛象。以前这里山岩陡险,影响溪房川陕间的交通,嘉庆年间知县范拼谷,倡率士民,修成大道;
  十转山,城西廿里,山交路险,从山脚盘旋十多次始达山巅,因取名十转山;
  燕子山,城西五十五里,山上有小池,过去多种植红莲《方舆纪要》中说:“(此)两山相连,势若飞燕”;
  女娲山,城西八十里,相传为女娲氏炼石补天处。但《唐书·地理志》、《舆地纪胜》等书,均认为这种说法不对。这两部书说,女娲山在陕西省平利县境内,而《康熙字典》的注释却说,女娲山在湖北省竹山县西。女娲补天本属神话,后人牵强附会硬说某地某山是女娲氏炼石补天处,因而出现了两座女娲山。现把两种说法,姑且一并存录。
  宝丰山,城西九十里,又名宝峰山;
  交龙观,城西一百四十里,因其两山相交,有如两龙相戏,故有交龙观之美名;
  圣母山,城西一百六十里,上有圣母庙,夏日山顶云雾缭绕,传说山上有废井四十八处;
  擂鼓台,城西一百廿里,相传宋代杨六郎驻兵于此筑台观敌虚实,夜间悬羊擂鼓,象将士要出征的样子,使敌兵不敢进犯;
  龙背山,城北—里,过去衙门坐北朝南,故称龙背山;
  停舟山,城北一百里,山下有茅塔寺;
  沧浪山,城北一百三十里,山上有一块巨石如船舱形,上有三棵大树,它的枝叶均朝着武当山;
  左吉关,城北一百四十里,与邻县接界,因而设关。
  有山必有水,山水常相连。竹山地区流量最大的河,当推堵河,在境内流向不一,最后在堵口注入汉江,滔滔向东南流去。
  堵河的发源处清代学者黄子道,魏琪认为有二:一是官渡河,此河源头在竹山与房县交界处,半山有出水孔,经顺水坪、构园河、洪坪到白河口,与公祖河相交,过查峪河、卜吉岭至鱼蓖峡,受粱家河、百里河到官渡、下受铁峪河至两河口,与竹溪河相会,一是竹溪河,此河源头在陕西省平利县白土关,流经竹溪县城,下至县河铺,文峪河、大西河、石底河、尖山河、柿河等先后流入,到两河口与官渡河相会。官渡河与竹溪河合流,同为堵河,到德化里(今田家坝)。
  清代学者关于堵河两个发源处的结论,为古籍所证实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称:“堵水源出陕西省平利县界,东注入汉水”,古代地理学的经典著作——郦道元的《水经注》说:“始言堵水,终言堵口,故总谓之堵河,即今官渡河也”。
  堵河有六条支流。苦桃河,发源于圣母山,由谭家河、杨家河到宝丰,向东经麻家渡、东川,会溢水,在德化里流入堵河;
  大生河,又名深河,发源于房县西紫竹,经上龛,在德化里注入堵河;
  霍河,发源于房县羊肠河,由门古寺、秦口,经两道河、中沟,在县城前注入堵河;
  北星河,发源于圣母山,刘家河、水坪河,琅峪河先后注入,在撬厂流入堵河;
  钦峪河,发源于沧浪山,流经塔院寺、汪家庙,与当峪河汇合,流入堵河;
  对峙河,发源于沧浪山,流经放马沟、家竹园、东沟、鹰嘴石等处,流入堵河。
  竹山境内,还有许多小的河川溪流,这些细流,水量不等,流向各异,但都先后在不同的地方,流入堵河及其支流,我们就不在此一一赘述了。

景 致

  竹山县在春秋上庸国的旧址,可谓历史悠久,千百年来理应有许多古迹,供后人凭吊、景仰。县志中有一卷,专门介绍古迹,所列古迹十多处,大多冠之以“相传”、“据传”字样,以至县志编纂者也说这些古迹是“信以传信,疑以传疑”。今天我们当然更不应该穿凿附会或凭空捏造,把那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打扮成历史的真迹,誉为“古迹”来欺骗读者了。
  历来地方志里都有专门的篇幅叙述本地的风景名胜。在《竹山县志》里也记有十二景。这些景致用我们现代人的眼光看来,不过尔尔,然而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却是“奇山曲水,佳丽天成”,所以也不妨略加介绍:
  “霍岭春云”,春天来到了霍山,林色青翠,兰天之下,几朵白云象游丝那样在山顶飘荡;
  “筑江秋涨”,连绵不断的秋雨,使河水渐涨,河水是那样的清澈明丽,惹人喜爱,诗人说“犹胜吴江八月潮”;
  “军滩烟雨”,蒙蒙细雨,轻轻飘洒在将军滩里,水面升起薄薄的轻雾,象缕缕炊烟由水里冉冉升起;
  “石桥夜月”,城西五里有寡妇桥,在静静的月夜里,清新沉寂,使人悠然意远,别有一番情趣;
  “北星悬岩”,城北五十余里有关门岩,有涛曰:“一岩突起自玲珑,秀色光屯日月宫,便脱衣衫登绝山,献天石骨冷秋风”;
  “泰山晓日”,太阳从东方升起,朝霞布满大地,泰山坡下塔院寺,红墙碧瓦更添色彩;
  “阴岩清泉”,鹰岩洞里泉水淙淙,潺潺细流蜿蜒而下,给人以山清水秀之感;
  “虎岩藤花”,仲春肘节,葛藤爬满了佛爷匾,朵朵藤花竞相怒放;
  “石洞仙踪”,石门洞相传是神仙居住的地方,洞里别有一番天地,有诗曰:“洞天此去属仙家,缥渺仙踪几岁华,山上逢人还不见,东风干树碧桃花”;
  “大梵晨钟”,清早大梵寺的钟声冲破晨雾悄然响起,“梦醒独院犹残月,敲冷天下旅客心”;
  “瓜坝孤舟”,一叶扁舟在西瓜坝河面上荡漾,“渺渺春江恨何若,青枫极目水增波,轻舟只逐江流去,花落猿啼路正多”;
  “南楼晚眺”,夕阳西下,登上奎星楼,眺望远山,俯看近水,别有一番诗情画意。
  在另一部县志里,还有“八景”之说,与此大同小异,就勿需浪费笔墨,耽误读者诸君的宝贵时间了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宏福大厦1007室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